温室白粉虱 (彩图27), 别名小白蛾子, 同翅目粉虱科, 是世界 性重要害虫之一。 为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害虫, 对豆类、 瓜 类、 茄果类等多种蔬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7~8月初虫口密度迅 速增加, 8月中旬至9月底为害豇豆达到高峰, 同时, 也是为害其他 蔬菜的严重时期。 成虫、 若虫均刺吸寄主植株汁液, 分泌蜜露诱发煤 污病, 成虫还能传播某些病毒病, 造成20%~30%的减产。 (1)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群集聚于叶片背面刺吸植株汁液, 致使被害叶片褪绿、 变黄、 萎蔫, 严重时全株枯死。 成虫和若虫均能 分泌大量蜜露, 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 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 为 害严重时蔬菜失去使用价值。 此外还传播病毒病。 (2) 防治方法 ① 培育无虫苗 把好育苗关, 做到在干净的温室育苗, 如发现 育苗室有白粉虱虫口, 应彻底根除。 生产温室定植前, 要彻底清除前 茬作物残株、 落叶、 铲除杂草, 携出室外进行处理。 必要时用烟熏剂 熏杀残存的白粉虱成虫。 温室内尽量不要混栽, 特别是架豆不能与黄 瓜、 番茄、 茄子等白粉虱嗜好的寄主植株混栽。 ② 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作物茬口, 冬季种植白粉虱不嗜好的寄 主植株。 适当摘除植株底部老叶, 携出室外进行销毁。 ③ 物理防治 在温室内设置黄板或黄皿, 颜色以橙黄色最好, 在白粉虱成虫发生期, 将黄板或黄皿设在田内, 诱杀成虫。 方法是利 用废旧的纤维板或硬纸板, 裁成1米×0.2米长条, 用油漆涂为橙黄 色, 再涂上一层黏油 (可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 每亩设置 70 豆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32~34块, 置于行间可与植株高度相同。 当白粉虱沾满板面时, 需 及时重涂黏油, 一般可7~10天重涂1次。 要防止油滴在作物上造成 烧伤。 ④ 化学防治 可选用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杀 若虫 (对粉虱特效), 2.5%
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 (可杀成 虫、 若虫、 假蛹, 对卵的效果不明显)。 也可选用 10%
吡虫啉乳油 2000~3000倍液, 或2.5%
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 25%灭 螨猛乳油1000倍液 (对粉虱成虫、 卵和若虫皆有效)、 20%
吡虫啉浓 可溶剂4000倍液、 20%
甲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如果 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与2.5%
联苯菊酯乳油混合使用, 防效更好。 要掌握在4龄前, 喷洒药液时尽量做到喷雾均匀、 周到。 白粉虱成虫 密度较低时是防治适期, 成虫密度稍高, 喷雾量和浓度可适当提高。 采用化学防治法, 必须连续几次用药或用缓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