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菌 丝 菌丝是蜜环菌的营养体。 蜜环菌常寄生或腐生在 树桩、树枝、树根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内,导致树木腐烂或半腐烂,在 衰老的天麻块茎组织内也有大量的菌丝分布。 单条菌丝肉眼不易 观察到,成堆时为白色绒毛状。 用显微镜观察,菌丝是无色透明的 丝状体,有分隔;在培养基上,菌落最初为白色,很快转为粉棕色, 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菌丝逐渐向外生长,纵横交错,以后颜色逐 渐加深。 (2)菌 索 菌索是蜜环菌菌丝体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特殊结 构,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步转化而形成的。 它有一层角质壳膜 的菌鞘,可以保护里面扭结在一起的菌丝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新鲜 状态,以便于在采伐林或被毁坏的林地上尽快扩散,成为林地的优 势菌群。 菌索常附于天麻表皮、菌棒表面,及腐朽的菌棒、树皮与木质 部之间。 幼嫩的菌索为棕红色,前端为黄白色或乳白色生长点。 老化后呈暗褐色或黑色,幼龄菌索韧性较好,而老化后较脆,折断 后可见内部菌丝干瘪。 菌索长可达数米,也可以分叉,又分化出数 条菌索,形如一条条满地串的树根。 菌索的再生能力很强,如果将 其截断,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继续生长出菌丝,菌丝又在一定的 时间内形成新的菌索。 (3)子实体 子实体是真菌在生长发育中完成有性世代产孢 的结构,蜜环菌的子实体常于夏末秋初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产生。 多丛生于老树根基部或周围,也能寄生于活树桩上。 菌盖的上面 为黄褐色,顶部微凸起,生有多数黑褐色鳞毛,并分泌出一种蜜状 黏液。 菌柄的基部与根状菌索相连,菌柄高度一般为 4 ~ 15 厘米, 长圆柱形,柄上有环,即菌环,白色,基部膨大,外围为纤维质,中心 海绵质,老熟中空;子实体呈伞状,蜜黄色,中部色泽较深,菌盖肉 ·44· 厚,有黑褐色的鳞纹,以辐射状向四周散开,菌盖直径 4 ~ 8 厘米; 菌褶能放出孢子,孢子无色椭圆形,大小 7 ~ 8? 5 微米 × 5 ~ 5? 5 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