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 状】 天麻球茎受害初期表面形成灰褐色中部下陷的 圆形病斑,病斑可多个愈合成不规则褐色大斑块,球茎内部腐烂成 白色乳浆状物,但表皮仍然保留。 当湿度大时病球茎表面长出灰 白色菌丝,并形成菜籽大小的黑色菌核,菌核周围有菌丝缠绕,附 着在病麻表面,但容易剥离。 【病 原】 病原菌为灰
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 ,属 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 【发病规律】 土壤中的病麻残体和菌核是灰葡萄孢病菌主 要的初侵染源。 ·116· 【防治方法】 ①采用轮作。 马铃薯是病菌寄主之一,因此,天麻不能与马铃 薯连作。 杂菌污染的穴不能再栽天麻,减少重茬引起杂菌危害。 ②选用优质种麻。 天麻有性繁殖可以获得无病和有杂种优势 的种麻。 因此,推广有性繁殖技术是有效防治天麻褐腐病的主要 措施之一。 切忌将带病种麻栽入窝中。 ③合理存放种麻。 种麻在室内堆放保存有利于病菌侵染传 播,所以种麻保存要降温排湿,散开存放,不要密封堆积和长期 堆放。 ④保证种麻完整无伤。 由于灰葡萄孢菌产孢量大,天麻无性 繁殖的种麻挖运中容易携带病菌,所以要选无伤无病斑的健康球 茎留种。 种麻运输中用苔藓或泡沫塑料衬垫减少损伤,可以减轻 病害发生。 ⑤药剂消毒。 用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进行土壤 消毒和浸种,可明显减少土壤和种麻带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