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桄榔子,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桄榔Arengapinnata(Wurmb.)Merr.的果实。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地。具有祛瘀破积,止痛之功效。用于产后血瘀腹痛,心腹冷痛。
功能
祛瘀破积,止痛。
主治
用于产后血瘀腹痛,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
内服:磨汁或研末,1.5-3g。
注意事项
本品种子和果肉有毒,果皮上的毛会使皮肤瘙痒,不宜过量服用,否则会出现头晕,呕吐及有醉酒一样的感觉等毒副反应。
相关论述
《本草汇言》:“破宿食,积血。磨汁治妇人产后儿枕血瘕诸疼及心胃寒疼。”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性状
干燥果实呈球形或扁球形,果皮灰黄色,坚硬,顶端具三角形的花萼。剖开果实,可见种子2-3枚,呈半球形,外包具有细毛的膜,种仁土棕色,在种脐处发出几条白色的裂纹。味苦。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