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韭菜灰霉病如何浸染循环的?

2017-02-11 00:19 作者:李先生  

  
关于“灰霉病”的相关咨询解答 

病原以病叶上的灰霉传播,韭菜收割时将病原散落在土表。病原对湿度要求较严格,在大棚相对湿度84%以下时,孢子不能萌发。相对湿度92%~95%时利于病原萌发。

潜伏的灰霉病菌在条件适宜时再次侵染发病。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病株上越冬,随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度高时产生菌核越夏。低温高湿发病重。在早春或秋未冬初,遇到连阴雨天气,相对湿度95%以上,易造成流行。

病原以病叶上的灰霉传播相对湿度利于病原荫发。

韭菜灰霉病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或越夏。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继而形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等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再侵染。

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或越夏。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继而形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等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再侵染。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病株上越冬。

耕种帮农业种植技术解答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