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02:40 作者:李先生
吡唑醚菌酯因具有调节作物生长,促进植物健康的差异化特点,在国内市场取得较为良好的市场反响,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上。但是吡唑醚菌酯是好,你真的会用吗?吡唑醚菌酯如何使用?吡唑醚菌酯作用机理是什么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吡唑醚菌酯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相对抑菌活性强,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能力,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植物病原菌有显著的活性,且具有潜在的活性,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性病害。吡唑醚菌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可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
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终导致细胞死亡。所以它也被称为呼吸抑制剂。
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剂较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剂作用的部位与以往所有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吡唑醚菌酯作用方式
通过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药效,具有保护、、铲除、渗透、及耐雨水冲刷作用。
吡唑醚菌酯可以被作物快速吸收,并主要由叶部蜡质层滞留,还可以通过叶部渗透作用传输到叶片的背部,从而对叶片正反两面的病害都有防治作用。吡唑醚菌酯在叶部向顶、向基传输及熏蒸作用很小,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