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耕作栽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土壤进行保育甚至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具体方法如下:
1、耕作方式:与常规的耕作方式相比,少耕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方式、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不同种类作物的轮作、混种等措施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菌根网络、保护土壤团聚体、提高微生物活性和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等功效。
2、土壤培肥方式:减少
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绿肥(如豆科作物或豆科牧草)及微生物
肥料(如根瘤菌、菌根菌、生防菌)的投入可增加土壤功能微生物的丰度和活性。
3、控制土壤污染: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减少
农药的施用。
4、增加作物多样性:间作套种和轮作都能够增加地上部作物的多样性,进而增加土壤生物的多样性。比如禾本科_豆科作物间作、粮草间作、粮油间作等种植方式,都是中国流传千年的种植方式,在减少农业生产对
化肥、
农药的依赖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5、农业景观多样化:在区域范围内设计合理的道路、沟渠、农田模式,通过增加作物种类、增加沟渠杂草和防护林的种类等措施增加地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进而带动地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