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如何节水栽培,小麦节水栽培技术

2023-11-01 11:07 作者:李先生  

小麦栽培技术已经被大家所熟悉,那么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关于节水栽培的一种新技术,那么小麦如何节水栽培呢?接下来耕种帮给大家介绍下小麦节水栽培技术。

小麦如何节水栽培,小麦节水栽培技术1、选择抗旱、节水型小麦品种。

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应选择高产稳产多抗节水型品种邯6172、石家庄8号和水旱地兼用型品种邯5316等;水浇条件差的地块,应选择抗旱节水型品种邯4589、石4185等。

2、足墒播种。

墒情不足的地块,一般每亩灌水量50立方米,争取使0—200厘米土层的贮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90%左右。切忌抢墒播种。

3、合理配肥,全部底施。

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立方米、磷酸二铵15~20千克、尿素15千克、钾肥15千克、微肥1~2千克。据邱县调查,按上述施肥方法,肥料全部一次性底施,全生育期不再追肥。

4、适当晚播,以密补晚。

在确保麦苗安全越冬的前提下适当晚播,减少冬前麦田耗水量。节水麦田小麦适播期10月10~20日,基本苗35~50万(10月10日播种,基本苗35万,每晚播一天增苗1.5万,以50万为高苗限)。

5、秸杆还田地块必须浇越冬水,以塌实土壤,保苗安全越冬,落实保墒措施、浇好关键水。

首先在冬前和早春对麦田进行锄划保墒。其次在关键时期浇水,发挥灌溉用水的增产作用。小麦春季一般浇好起身拔节、扬花灌浆两水即可。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小麦如何节水栽培,小麦节水栽培技术的详细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耕种帮每天都会更新大量新的农业技术信息,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多多关注耕种帮。

增加基本苗,保证足够亩穗数。在田间作物群体的水平上,提高水分利用率意味着群体水平上蒸腾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植物群体的相互遮阴来调节田间的微气候环境条件。因此,与常规灌溉比,节水小麦应适当增加基本苗,以补偿拨节前上层水分欠缺对穗数的不利影响。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保证16-18万左右,每晚播一天增加播种量0.5公斤(基本苗1万)。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中早熟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用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杀虫剂杀菌剂拌种,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苗全、苗匀、苗壮的有效措施。

3、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亩施有机肥1.5—2方,合理使用化肥,亩施纯氮7—9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4—6公斤,硫酸锌1公斤。

4、足墒播种。浇足底墒水,保证播种时土壤耕层含水量在17—18%左右。

5、秸秆处理和整地。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粉碎2遍并铺匀,秸秆粉碎长度小于5厘米,然后施底肥,旋耕2遍,深度15厘米。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地块,深松或深耕土地,然后耙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

6、播期播量相配套。我区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5日—10月13日。在适宜播期内播种的,也要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播量,每亩基本苗为20—24万,播种量为10—13公斤;在适期以后播种的,每推迟1天增加播量0.5公斤。

7、等行全密播种和播后镇压。采用15厘米等行距播种形式,播深3—5厘米。推广小麦播后镇压技术,保苗齐苗全,同时起到防寒抗旱的作用。

9、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麦垄内10—15厘米无苗,及时补种浸种催芽的种子。

10、杂草防治。11月中下旬以防治禾本科杂草为主,翌年3月中下旬主要防治阔叶杂草。

11、冬前浇冻水。在播种前浇足底墒水的,一般不再浇冻水。如果趁墒播种,不能保证安全越冬的,需要浇冻水。播种后因保墒镇压不力,土壤缺墒或土壤过暄的也要浇冻水。浇水时间在11月底—12月初,浇后及时锄划,松土保墒。

12、肥水管理。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浇好起身拔节水,亩追尿素15—20公斤;适时浇好孕穗水或扬花灌浆水,酌情补施孕穗肥,亩施尿素5公斤,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

13、两次“一喷综防”。3月中下旬结合化学除草加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次一喷综防;5月中旬以防治蚜虫为中心,杀虫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钾进行第二次一喷综防,7—10天后再喷一次。

14、吸浆虫防治。做好小麦吸浆虫淘土查虫工作,对达到防治标准的地块,坚持“蛹期撒毒土为主,成虫期喷雾扫残为辅”的原则,进行有效防治。

15、适期收获。小麦千粒重以蜡熟末期为高,是收获的佳期,应抓紧时间做到颗粒归仓。

(1)选择抗旱、节水型小麦品种。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应选择高产稳产多抗节水型品种邯6172、石家庄8号和水旱地兼用型品种邯5316等;水浇条件差的地块,应选择抗旱节水型品种邯4589、石4185等。

(2)足墒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一般每亩灌水量50立方米,争取使0—200厘米土层的贮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90%左右。切忌抢墒播种。

(3)合理配肥,全部底施。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立方米、磷酸二铵15~20千克、尿素15千克、钾肥15千克、微肥1~2千克。据邱县调查,按上述施肥方法,肥料全部一次性底施,全生育期不再追肥。

(4)适当晚播,以密补晚。在确保麦苗安全越冬的前提下适当晚播,减少冬前麦田耗水量。节水麦田小麦适播期10月10~20日,基本苗35~50万(10月10日播种,基本苗35万,每晚播一天增苗1.5万,以50万为高苗限)。

(5)秸杆还田地块必须浇越冬水,以塌实土壤,保苗安全越冬,落实保墒措施、浇好关键水。首先在冬前和早春对麦田进行锄划保墒。其次在关键时期浇水,发挥灌溉用水的增产作用。小麦春季一般浇好起身拔节、扬花灌浆两水即可。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中早熟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用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杀虫剂杀菌剂拌种,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苗全、苗匀、苗壮的有效措施。

3、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亩施有机肥1.5—2方,合理使用化肥,亩施纯氮7—9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4—6公斤,硫酸锌1公斤。

4、足墒播种。浇足底墒水,保证播种时土壤耕层含水量在17—18%左右。

5、秸秆处理和整地。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粉碎2遍并铺匀,秸秆粉碎长度小于5厘米,然后施底肥,旋耕2遍,深度15厘米。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地块,深松或深耕土地,然后耙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

6、播期播量相配套。我区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5日—10月13日。在适宜播期内播种的,也要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播量,每亩基本苗为20—24万,播种量为10—13公斤;在适期以后播种的,每推迟1天增加播量0.5公斤。

7、等行全密播种和播后镇压。采用15厘米等行距播种形式,播深3—5厘米。推广小麦播后镇压技术,保苗齐苗全,同时起到防寒抗旱的作用。

9、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麦垄内10—15厘米无苗,及时补种浸种催芽的种子。

10、杂草防治。11月中下旬以防治禾本科杂草为主,翌年3月中下旬主要防治阔叶杂草。

11、冬前浇冻水。在播种前浇足底墒水的,一般不再浇冻水。如果趁墒播种,不能保证安全越冬的,需要浇冻水。播种后因保墒镇压不力,土壤缺墒或土壤过暄的也要浇冻水。浇水时间在11月底—12月初,浇后及时锄划,松土保墒。

12、肥水管理。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浇好起身拔节水,亩追尿素15—20公斤;适时浇好孕穗水或扬花灌浆水,酌情补施孕穗肥,亩施尿素5公斤,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

13、两次“一喷综防”。3月中下旬结合化学除草加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次一喷综防;5月中旬以防治蚜虫为中心,杀虫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钾进行第二次一喷综防,7—10天后再喷一次。

14、吸浆虫防治。做好小麦吸浆虫淘土查虫工作,对达到防治标准的地块,坚持“蛹期撒毒土为主,成虫期喷雾扫残为辅”的原则,进行有效防治。

15、适期收获。小麦千粒重以蜡熟末期为高,是收获的佳期,应抓紧时间做到颗粒归仓。

1.合理深翻,以土蓄水。土壤是好的贮水库。利用渭北旱原,土层深厚、质地优良,储水能力强的特点,实行平整土地,伏前深翻(不少于20厘米),尽可能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可起到伏雨春用、春旱秋抗的作用。深翻后免耕多耙,合口过伏,使土壤形成里张处合的结构,既能接纳雨水,又可防止地表径流,播前半月实行三带(带耱、带肥、带药)一次整地,为小麦播种创造一个肥足墒饱、疏松透气的立体环境。据播前测定,免耕合口技术比传统的两犁张口晒垡0~100厘米土壤含水量高2~4个百分点。特别是浅层土壤水分明显提高,干旱缺墒播种出苗率提高10~24%。

2.增肥土壤,以肥节水。在同样降水条件下,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机肥和磷肥,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1995年,我县小麦全生育期降水仅347.6毫米,但不同的施肥水平其产量的水分利用率差异明显。据在旱腰带独山村调查,亩施纯氮8.5公斤,小麦亩产162.4公斤,每公斤小麦生产耗水2.14毫米;亩施纯氮8.5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小麦亩产208.3公斤,每公斤小麦生产耗水1.67毫米,而在氮磷配合的基础上,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小麦亩产256公斤,每公斤小麦生产地耗水仅1.36毫米,比单施氮肥节水36.4%,据小麦收获后对各处理茬口取土测定:单施氮肥0~40厘米土壤水分残留量为10.8%,氮肥配合的为8.2%,增施有机肥的仅为6.7%,说明在土壤地肥力影响下,肥力较高。在培肥方法上,实行量水培肥,依据7、8、9月降水多寡,确定施肥量,此期降水>400毫米,目标产量300~350公斤,亩施纯氮9~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降水<300毫米,目标产量250公斤,亩施纯氮7~8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在此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起到以肥治旱、以肥节水作用。

3.选好品种,以种省水。不同的小麦品种有不同的生态环境要求,它们对水分的需求及反应与其特征特性一样,有明显的差异。据观察,一般分蘖力强,根系发达,植株较高,穗下节间较长,叶片较窄,小穗排列较松散的冬性,弱冬性品种,耐旱性较强,单株生产消耗水分相应较少。因此要依据品种特性、底墒水的多少和地力肥瘦选配品种。丰雨年和旱肥地,宜选用株高90厘米左右的中高产品种,如陕229、宝麦4号、秦麦11号等冬性品种,少雨年和旱薄地宜选用株高100厘米左右的稳产品种,如宝麦1号、3号、陕897等冬性、弱冬性品种。据调查,在同样干旱和同一栽培条件下,耐量、耐瘠、耐冻的宝麦3号平均亩产260公斤,而高产、抗倒、耐肥的小偃107平均亩产210公斤,减产19.2%。小偃107由于产量水平高,自身需水量大,受旱后植株明显降低,二棚穗增多,穗小粒少,显示不出高产品种的优势。

4.沟播碾耱,以工保水。实践证明,应用先进的播种机具和传统的保墒工具,能明显提高抗旱保墒效果。据1995年在北郭乡旱地麦田调查,用施肥沟播机播种的小麦苗齐、苗全,根系发达,有效分蘖多,表现出明显的抗旱增产优势。亩穗数较畜力犁播种多1.2万,穗粒数增加3.2个,千粒重增加1.7克,增产23%。据测定,0~40厘米土壤含水量,沟播为18.9%,条播为17.93%畜力为18.23%,旋播为16.13%。沟播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碾压五道工序为一体,具有保墒增温,挡风挡雪,减少蒸发,防寒防冻等功效,是旱地小麦比较理想的播种方法。其次,冬前合墒用石磙碾压、春季顶凌耙耱,同样具有较好的保墒效果。据试验(11月初碾压,12月12日测定)重碾麦田0~10厘米土壤含水量为16.64%,10~20厘米为16.65%。20~40厘米为17.28%;而对照田分别为14.72%、15.29%和15.83%。耱地较不耱麦田土壤水分含量也高1~2个百分点。

5.培育壮苗地,以根调水。壮苗有发达的根系,根深叶茂,抗逆性强,耐旱耐冻,能吸收和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可起到以根调水的作用。培育壮苗主要措施是抓住高产播种期,其次是增施磷肥,据试验,我县旱腰带地区9月26日播种的小麦比9月20日和10月5日播种的,冬前次生根多2.3条和8.8条,单株分蘖多0.7个和2.8个,单株鲜重高1.1克和2.3克。分别增产21%和35%。一般以9月23日至30日为适播期。但生产上往往受干旱或降水错前错后影响,应灵活掌握。播前遇雨,应借墒不等时,提前几天播种,干种等雨镇,镇碾提墒,争取主动。另外,增施磷肥可显著促进小麦多生根,深扎根,扩大吸收范围,增强抗旱能力。据调查,每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较对照田,100厘米以下单株长根数多1.8条,单株鲜根重高0.3~0.5克。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西瓜整枝、压蔓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西瓜大田如何整治,西瓜大田整治注意事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