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3-10-17 16:26 作者:李先生
竹螟。又称竹包虫,幼虫吐丝缀叶,在内食叶,严重时造成当年新竹死亡。防治方法,一是灯光诱杀,一盏20瓦的黑光灯,一个晚上可诱杀成虫7000多头。二是用敌敌畏烟剂在成虫期进行熏杀。三是在产卵盛期释放天敌昆虫赤眼蜂。四是在3月底,4月上旬用动力喷粉机往林地喷洒2.5%敌百虫粉剂,每公顷30-45公斤,或在幼虫发生期,用50%久效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在竹子基部注入,每株竹1-2毫升。
竹卵圆蝽:该虫为近年我国竹子上新发现的一种突发性害虫,蔓延快,危害重。1987年浙江受害面积达1.47X104hm2,毛竹枯死率高达70%以上,目前采用50%甲胺磷在竹杆上注射的方法进行防治,每竹1.5-2毫升药液,害虫死亡率达90%以上。还可用2.5%溴氰菊酯500倍液进行超低量喷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