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3 01:10 作者:李先生
小麦丛矮病的症状特征
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小麦丛矮病的传播途径
小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传毒,是虫传病毒病。
小麦丛矮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措施。如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适期连片播种,避免早播;麦田冬灌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小麦返青期早施肥水提高成穗率。清除杂草;许多杂草是飞虱的宿主,也是小麦病毒病的毒源,清除田边、沟旁杂草,消灭毒源,具有杀虫防病效果。
(2)药剂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啶虫眯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发病地块,喷洒病毒克星水剂500倍液,将病株拔除销毁。
丛矮病的症状特征: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传播途径:小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传毒,是虫传病毒病。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措施。如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适期连片播种,避免早播;麦田冬灌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小麦返青期早施肥水提高成穗率。清除杂草;许多杂草是飞虱的宿主,也是小麦病毒病的毒源,清除田边、沟旁杂草,消灭毒源,具有杀虫防病效果。(2)药剂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啶虫眯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发病地块,喷洒病毒克星水剂500倍液,将病株拔除销毁。
(1)清除杂草、消灭毒源。
(2)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
(3)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适期连片播种,避免早播。麦田冬灌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小麦返青期早施肥水提高成穗率。
(4)药剂防治用种子量0.3%的60%甲拌磷拌种堆闷12小时,防效显著。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用25%扑虱灵(噻嗪酮、优乐得)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