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23:39 作者:李先生
一、辣椒绵腐病
1、症状
发病后,幼苗的基部会出现腐烂、缢缩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幼苗死亡。
若在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对象为果实,可导致果实腐烂。环境较潮湿时,病部会出现大量的白霉,导致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2、发病规律
病菌的生长适宜地温为15-16℃,适宜发病地温为10℃,若温度超过30℃,则病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气温较低时,不利于寄主的生长,但是病菌还可以活动,若育苗期遇到低温天气,或环境中的湿度较高,则会有利于发病。
3、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7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喷药量为2-3升/平方米。或喷施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药量为3升/平方米。
二、辣椒链格孢黑斑病
1、症状
发病后,病部会出现淡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一般情况下,1个椒果上只会出现1个病斑,直径约为10-20毫米左右。
病斑上会出现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部分情况下病斑愈合后可能还会形成更大的病斑。
2、发病规律
病原体一般会在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发生情况和日灼病有所关联,因为此病害多发生在日灼处。
3、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若使用代森锰锌,则每个生长季节只可使用1次,避免锰离子超标。
三、辣椒红色炭疽病
1、症状
发病后,会出现黄褐色、水浸状的凹陷病斑,病斑上密生橙红色的小点,且略呈轮纹状排列。湿润时,病斑表面会出现粉红色的黏性物质。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喷施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四、辣椒黑霉病
1、症状
该病害一般会先从果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部的颜色会变浅,没有光泽,果面会慢慢收缩,而且还会出现茂密的绒状霉,其颜色一般为绿黑色或黑色。
该病害大多会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发生,若环境中的湿度较大,叶片也会受到危害。
2、防治方法
结合炭疽病的防治工作喷施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喷施27%铜高尚悬浮剂500倍液。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单独喷雾。
五、辣椒褐斑病
1、症状
发病后,植株的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病斑的颜色一开始为褐色,之后慢慢变为灰褐色,病斑的表面稍隆起,周缘具有黄色晕圈,发病严重时,叶片会变黄脱落。
该病害还会在植株的茎部上面发生,症状和上述类似。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喷施1:1:200倍式波尔多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六、辣椒根腐病
1、症状
发病初期,白天植株的枝叶会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会自行恢复,如此反复多次后植株会枯死。
病株的根颈部、根部皮层发生腐烂,腐烂部位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而且比较容易剥离,露出暗色的木质部。
发病后病部一般仅会在根部和根茎部出现。
2、防治办法
发病前,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二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300-400倍液进行灌根,每隔10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即可。
七、辣椒斑萎病毒病
1、症状
发病后,植株变得比较矮小,而且开始黄化,叶片上出现褪绿线纹,茎部也出现坏死条纹,并且可以蔓延至枝端。
成熟的果实出现黄化现象,并伴有同心环或坏死条纹。
2、防治办法
发病初期,喷施10%混合脂肪酸铜水剂1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75%菌毒·吗啉胍水剂5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