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花生黄曲霉病防治

2023-07-30 15:48 作者:李先生  

  黄曲霉毒素侵染和毒素污染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在我国南方产区的广东、广西、福建较为严重。


  1 发病症状


  栽培措施不当,为黄曲霉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发病症状在收获后的花生仁上可以明显地直观地表现出来。刚开始蔓延时,果仁呈褐色或黄褐色,有隆起的斑块儿。在贮藏期,感染病菌的花生仁渐变成为黄绿色,上面有大量的分生孢子病菌。如果混杂在花生食品中,就成为直接的致癌菌。受病菌感染果仁如果作为种子播下后,容易造成烂种和缺苗现象。


  2 病原特征


  病原为黄曲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大小3.5-5微米。生长适温30℃,相对湿度85%。分生孢子头疏松,呈放射状,分生孢子梗直立粗糙,顶囊为球形至烧瓶状。黄曲霉菌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3 发病规律


  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许多类型土壤以及农作物残体中,黄曲霉菌的感染开始发生在田间,特别是在花生生长后期,如果遭遇干旱的天气,当土壤干旱导致花生荚果含水量达到30%时,代谢活动减弱,很容易受黄曲霉菌的感染。收获前,黄曲霉菌感染源来自土壤,土壤中的黄曲霉菌可以直接侵染花生的荚果。收获后,不及时晾晒,以及贮藏不当可以加重黄曲霉菌的感染和毒素污染。


  4 防治方法


  4.1 及时灌溉


  特别在花生生育后期,花生荚果发育期间保障水分的供给,避免收获前干旱所造成的黄曲霉菌感染大量增加。


  4.2 除草不要伤害花生荚果


  在花生的盛花期,中耕除草培土时,不要伤及幼小荚果,尽量避免在结荚期和荚果充实期进行中耕除草,以免损伤荚果。


  4.3 防治地下害虫


  在种植过程中,适时防治蛴螬和根腐病,把病虫害对荚果的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4.4 适时收获


  在花生成熟期,在遇干旱又缺少灌溉的条件下,可以适当提前收获。试验表明,如果在正常成熟期前两周收获,可以大大减少了黄曲霉菌的污染。收获后及时晒干荚果,一定要将花生种子的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这样可以有效杜绝种子感染环境中的黄曲霉菌。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豆安全生产技术 下一篇:籽瓜的栽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